- 产品介绍
五、优化调整用地结构,推进面源污染治理
(十七)实施防风固沙绿化工程
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方式,抑制季节性裸地农田扬尘。持续推进“生态绿城”建设,开展国土绿化行动、林农复合经营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,在城市功能疏解、更新和调整中,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。建设城市绿道绿廊,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。大力推进“绿美乡村”建设,加强道路林网、水系林网、沿江防护林带建设,严格保护现有森林资源,稳步提高林木覆盖率。(市自然资源局、市农业农村局牵头,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市城管局配合)
(十八)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
全面完成露天矿山摸底排查。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,加快环境修复和绿化。对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、规划,污染环境、破坏生态、乱釆滥挖的露天矿山,依法予以关闭;对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,依法责令停产整治,整治完成并经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,对拒不停产或擅自恢复生产的依法强制关闭;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,要加强修复绿化、减尘抑尘。(市自然资源局牵头,市生态环境局等配合)
(十九)加强扬尘综合治理
严格施工扬尘监管。因地制宜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。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,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,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。严格执行《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》,做到出土工地和拆迁工地施工围挡、出入口道路混凝土路面硬化、基坑坡道硬化处理、全自动设备冲洗安装和使用、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、拆迁工地拆除过程中使用专业降尘设施湿法作业、拆迁工地暂不开挖的裸露地面和2日内不清运的拆迁垃圾覆盖“七个到位”,工地周边围挡、物料堆放覆盖、土方开挖湿法作业、路面硬化、出入车辆清洗、渣土车辆密闭运输“六个百分之百”。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,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。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,情节严重的,列入建筑市场主体“黑名单”。扬尘防治检查评定不合格的建筑工地一律停工整治,限期整改达到合格。2019年起,拆迁工地洒水或喷淋措施执行率达到100%。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整治,及时修复破损路面,运输道路实施硬化。加强城区绿化建设,裸地实现绿化、硬化。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,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,2020年底前,各辖区建成区达到93%以上,溧阳市建成区达到80%以上。严格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,渣土运输车需密闭,不符合要求的一经查处依法取消其营运资质。严格执行冲洗、限速等规定,严禁渣土运输车辆带泥上路。推进运用车载光散射、走航监测车等技术,检测评定道路扬尘污染状况。(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市城管局牵头,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水利局、市生态环境局参与)
推进堆场、码头扬尘污染控制。严格实施《江苏省港口粉尘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,加强堆场、码头扬尘污染控制,港口装卸扬尘控制,以及港口转运和道路扬尘控制,逐步建立健全港口粉尘防治与经营许可准入挂钩制度。从事易起尘货种装卸的港口应安装粉尘在线监测设备。2020年底前,大型煤炭、矿石码头粉尘在线监测覆盖率达到100%,主要港口大型煤炭、矿石码头堆场均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封闭储存。取缔无证无照和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干散货码头。(市交通运输局牵头,市生态环境局配合)
实施降尘考核。全市不得高于5吨/月?平方公里。(市生态环境局牵头)
(二十)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
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,强化各辖市区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。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,在夏收和秋收阶段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。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。坚持堵疏结合,全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完善秸秆收储体系,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、饲料化、燃料化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。到2020年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%。(市农业农村局、市生态环境局牵头)
控制农业源氨排放。减少化肥使用量,增加有机肥使用量。提高化肥利用率,到2020年达到40%以上,化肥施用量较2015年削减5%。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、生物农药、绿色生态防控技术、先进植保机械施药、设施栽培等新产品、新技术的推广力度,实现化学农药施用量零增长。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,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,开展养殖臭气治理试点,加强养殖场臭气治理减少氨挥发排放,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。(市农业农村局、市生态环境局牵头)